第三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日前在北京闭幕。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以“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夯实全球发展的信任根基,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国际秩序,推动实现各国间的和谐合作与共生共赢。

10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中关村校区举行。
其中,经过深入研讨与交流,结合全球发展的现实需求,论坛形成并发布了“面向2050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五项行动倡议:
互利共生,激活全球发展的经济动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跨境协作平台,以资源互通、政策协同缩小南北差距,夯实物质基础;
携手共治,筑牢全球发展的政治基石。构建平等协商、权责共担的治理格局,建立多边对话协作机制,营造稳定、公正的国际政治环境;
民生为本,夯实全球发展的社会根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的协同能力,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社会发展体系,凝聚民生合力;
文明互鉴,涵养全球发展的文化底蕴。搭建多元文明对话平台,创新文明传播形式,培育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注入精神力量;
生态共护,守护全球发展的自然环境。建立跨国界生态治理协作机制,加强绿色技术联合研发与推广、共享生态治理经验,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守护宜居宜业的自然家园。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表示,通州·全球发展论坛自2023年创办以来,始终与全球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他强调,希望各方嘉宾深度参与五项行动倡议的落地实施,共同推动“和合共生”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向2050年的全球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践行“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理念的五大战略框架,并明确了八大优先领域行动路径。
自2023年创办以来,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政商学各界人士共商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为中国与全球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