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疫苗行业充满挑战,但这其中,葛兰素史克(GSK)的带状疱疹疫苗业务却显著增长。
今年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疫苗板块全面地展示了在预防领域的多维升级。在产品层面,带状疱疹疫苗新适应症获批,用于18岁及以上因已知疾病或治疗(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成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成人预防带状疱疹。
在科普层面,葛兰素史克推动“多病联防”疾病科普升级,积极探索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协同防控新模式。生态构建方面,葛兰素史克积极响应“医防融合”政策号召,携手多方促进成人疫苗新生态发展,助力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时代同频共振。
葛兰素史克的这一系列举措在促进其带状疱疹疫苗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为产业探索如何普及疫苗接种、助力健康中国目标实现提供了范式与经验。
提升公众对疫苗的认知
葛兰素史克是全球最知名的生物医药公司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疫苗供应商。
2019年5月,葛兰素史克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中国获批,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中文商品名为“欣安立适”。这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带状疱疹疫苗。
作为国家首批快速引进的48个境外已上市的“临床急需新药”之一,欣安立适有效填补了中国带状疱疹疾病预防领域的空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成人疫苗的预防体系。
今年10月,欣安立适的适应症得到扩展。该产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由已知疾病或治疗(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18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
作为NMPA首个且目前唯一一款获批用于该人群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也是此前针对50岁及以上成人适应症的扩展,不仅进一步延展了欣安立适的应用范围,也标志着带状疱疹的防控,正在从老年疾病管理,走向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免疫。
作为最领先的疫苗供应商,葛兰素史克也在积极推动国内公众对疫苗的认知。
中国预防领域一直存在接种率低的问题。以带状疱疹疫苗为例,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过600万例。尽管带状疱疹的疾病知晓率高达80%~90%,疫苗知晓率也有60%~80%,但全国平均接种率仅为1%~2%。
GSK副总裁、中国疫苗业务负责人李卫东在近期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实现突破的重点在于让公众意识到,预防带状疱疹并非与己无关。”
这其中,葛兰素史克正在帮助公众建立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且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认知。通俗理解就是,免疫力越脆弱的人群其实越需要接种疫苗以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慢性病人群众多,有超过5亿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但从带状疱疹疫苗国内个位数比例的接种率来看,本应是疫苗重点接种对象的人群极有可能尚未意识到疫苗的重要性。
但数据显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比一般人可高达60%。
另外,尽管患带状疱疹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如罹患带状疱疹,1周内心梗风险增加68%,1个月内中风风险增加78%。
实际上,对于已经患过带状疱疹的患者而言,待疾病痊愈后,经医生评估后可以接种,还是有必要尽早接种。
从疾病认知方面看,带状疱疹并非“得一次就终身免疫”的疾病,全球带状疱疹复发率1%~10%;其发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超九成的成人体内都潜伏了这类病毒,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会被再激活。因此,无论是否曾患病,对于高风险人群而言,预防都至关重要。
携手各方共建生态圈
除了普及科学认知,葛兰素史克还在积极推动生态共建,携手各方共同促进成人疫苗的接种普及,推动疫苗接种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竭力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
在过去,葛兰素史克全力赋能接种点、全科医生和社区医院管理层,将“预防”理念深度融入社区、医院等临床诊疗场景,积极推动成人“疫苗处方”的落地,让预防成为诊疗决策的自然一环,在基层形成服务闭环。
目前,葛兰素史克加强与疾控中心、卫健委等主管部门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聚焦当前成人预防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系统性地推动成人疫苗接种服务体系的完善,在区域层面实现政策的协同。
李卫东表示:“我们在持续的探索中,发现促进公众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关键环节在于医生。同时,企业也认识到‘疫苗处方’这一实践的战略意义,因此携手多方,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积极推动各地“疫苗处方”的落地。”
据他介绍,去年进博会时,全国仅有三四百家机构试行疫苗处方,但这一年后,试行疫苗处方的机构拓展至三千余家,增长了六倍;另外,疫苗处方将医生的口头建议变为书面医嘱,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疫苗的可及性。
截至目前,疫苗处方已在中国上海、广东、湖北、浙江、山东、重庆等多个省份、直辖市启动试点。通过将疫苗接种建议纳入临床诊疗,也有效打破了临床诊疗与疾病预防之间长期存在的“界限”。
另外,在广州越秀区等地的社区医院,疫苗咨询正试点被纳入慢病管理的“加一服务包”。而通过服务升级,患者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力、医生价值感都得到了增强。
疫苗处方不仅是创新医防协同的重要载体,还有效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与接种便利性,接种的“最后一公里”也正在被打通。
在部分试点地区,临床医生在为慢性病患者开具“常规治疗处方+疫苗健康处方”的双处方之后,信息化转诊平台能直接引导患者至社区接种点,帮助成人尤其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方便快捷地找到疫苗接种点。
不难看出,葛兰素史克正在将带状疱疹的预防作为一个先行样本和关键切入点,探索并验证“慢病管理”与“感染预防”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为未来更大范围的医防协同实践提供范式与经验。
李卫东在采访中提出:“葛兰素史克希望打破专业壁垒,推动疫苗管理、慢病管理、医疗机构管理三大体系协同,将预防深入融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国家慢病防控的全程管理路径中,实现防与治的深度融合。企业期待与各方携手,促进医防协同,构建一个更高效、更整合的成人疫苗新生态,为中国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坚定看好疫苗市场
就疫苗市场的前景而言,李卫东认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成人疫苗市场之一,这不仅仅因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在变化,还因为国内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
从宏观趋势看,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是核心驱动因素。而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预计达35%~45%,相对应的人群规模约5~6亿。也就是说,如果慢病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能获得显著提升,疫苗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被重估。
以带状疱疹疫苗为例,这一细分市场增长潜力显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56.3亿元,并在2031年突破百亿元大关。在全球范围内,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正因适应症扩展而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另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而言,李卫东认为,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病管理与带状疱疹疫苗预防相结合,能帮助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如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生,为国民构建起更稳固的健康防线,也为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助力中国慢性病防控体系的进一步升级。
在拥有好的策略与潜力市场之际,更离不开创新产品赋能。
今年以来,葛兰素史克还在持续探索带状疱疹疫苗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领域中的应用。例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能够为5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提供91.2%保护效力,为50岁及以上心血管相关疾病患者提供91.2%~97.0%保护效力,持久保护至少11年。
除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以外,葛兰素史克还有超20款候选疫苗处于研发、注册阶段,涵盖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目前,全球首款获批上市、在中国首个开展三期临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旨在为60岁及以上成人,尤其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保护,预防因RSV感染可能导致的严重健康风险。
未来伴随该疫苗在中国的落地,葛兰素史克将持续深耕中国慢病管理领域——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进一步聚焦如慢阻肺等关键领域,致力于突破“以治为主”的诊疗现状,将创新预防手段融入疾病管理全程,携手疾控、临床、社区等多方力量,促进医防协同。
与此同时,葛兰素史克也助力推动中国肝病防治事业发展,三十年来致力于提供有效的创新预防与治疗方案,继续发挥在疫苗领域的科学优势,通过“预防先行,防治结合”的全链路布局,推动肝病防控关口前移,助力应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多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