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丽水摄影节于11月8日在浙江丽水开幕,作为本届摄影节的重头戏,德国艺术家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个展“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也在丽水摄影文化中心正式启幕。此次展览将展出贯穿其四十余年艺术生涯的18个系列作品。此外,鲁夫的最新作品《光的实验》也将首次于中国亮相。
中国摄影人对鲁夫并不陌生,近二十年前,他的《肖像》系列伴随着诸如贝歇夫妇(Bernd&Hilla Becher)、安德烈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等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的艺术家作品,随着互联网被介绍到中国,德国摄影理性客观的作品气质结合类型学的风格给许多中国摄影人的创作提供了方法的指引。而随着鲁夫作品的不断推进和被介绍,他的艺术理念也得以更全面地展现。

“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具体如开始于1981年的作品《肖像》,它也是鲁夫最广为人知的系列,由一系列如证件照风格的肖像照片构成,里面的人物表情疏离,鲁夫将照片以2.1米x1.6米(7英尺x5英尺)的大小展出。传统肖像里摄影声称想要捕捉下被摄者的“灵魂”或“本质”,但鲁夫认为这是一种妄想。“一张照片无法告诉你关于一个人的任何事。”这是他的观点。面对这些巨大的、无表情的画中人,鲁夫想让观众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一张张关于人的图像,而非那个具体的人。又比如始于2004年的《jpeg》系列,它由一些网上找到的新闻照片构成,包括灾难事件等,鲁夫把照片放大,粗颗粒的像素经过电脑处理突出了数码的特点,图像变得模糊,这让观众感到它们即便取材于现实,但却是当代由像素点构成的一种图像结构的本质。此外,如聚焦建筑的《楼房》,面向太空的《星星》《ma.r.s.》系列等,鲁夫的作品涉及肖像、建筑、天文、科技、新闻、艺术等多领域的摄影。可以说,他一直在探索“摄影是什么?图像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把思考纳入创作之中,而不仅是一种可被模仿的风格。

肖像(M. 贝尔), 1987,选自《肖像》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jpeg ny06, 2005,选自《jpeg》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11月7日,鲁夫抵达了丽水。丽水摄影节期间,他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学术研讨以及面向公众的摄影分享,在丽水摄影文化中心查看自己展览展呈效果的间隙,澎湃新闻采访了鲁夫。

托马斯·鲁夫。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澎湃新闻:你的作品影响了许多中国摄影师,早期是风格和形式上的,而后人们逐渐认识了你的出发点——不断地对摄影本身进行提问的思考方式,这也构成了你所有作品的主线,你是如何看待一种风格向着一种思考的认知变化?你个人的创作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托马斯·鲁夫:那也许是从《星星》系列开始的。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摄影艺术家了。我有一种感觉,艺术世界很美,但艺术之外,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有着更多有趣的图像。由于我痴迷天文,我选择了“星星”作为主题。事实上,数字图像以及网上散步的图像都令我吃惊,然后我就根据这些网上的、报纸上的、我网上买下的照片进行再创作。

肖像(T. 伯恩斯坦), 1986, 选自《肖像》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楼房 Nr.1I, 1987, 选自《楼房》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03h 36m/-35°, 1989,选自《星星》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澎湃新闻:你说你曾经想要成为一名《国家地理》的摄影家,在去杜塞尔多夫学院学习后,你改变了主意,学院教育带给了你什么?
托马斯·鲁夫:16岁的时候,我买了一台35mm相机。我很骄傲,用那台相机拍照片。那时候,德国学校没有艺术课程,因为没有老师。我当时都是从摄影杂志和书籍上找灵感,书店是我当时的摄影世界。高中毕业后,我想当个摄影师,我认为学习摄影的最佳地点是一个绘画也教得十分出色的地方,那就是杜塞尔多夫学院,机缘巧合下,我师从了贝歇夫妇,他们以巧妙的、客观的摄影著称,他们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摄影的看法。
澎湃新闻:可否谈谈德国的艺术文化背景对你的影响?
托马斯·鲁夫:这是个大问题,每个艺术家只能遵循他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背景。我是西方的、中欧的背景。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绘画、建筑,以及现代主义传统中的绘画、雕塑传承。是的,我想说直到莫霍里·纳吉和包豪斯开始,摄影才在艺术史上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用相机或者不用相机创造图像。这让艺术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了。对目前来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自己非常喜欢实验摄影。

夜晚 12 III, 1993,选自《夜晚》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基质 7I, 2002, 选自《基质》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卡西尼 36, 2011,选自《卡西尼》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澎湃新闻:你的作品经历了摄影各种不同的形态,你如何看待今天眼见更不为实的图像时代,又是如何看待未来的图像的?
托马斯·鲁夫:我不知道。未来在年轻人手里,他们的想法和我完全不一样,我很期待他们的作品。
澎湃新闻:你近期是否仍在创作?
托马斯·鲁夫:我不停在工作,现在,我拍非常简单的摄影,回到镜头、回到光线的折射反射,回到摄影的基础中去。

物影.05_I, 2013,选自《物影》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d.o.pe.10, 2022, 选自《d.o.pe. 》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e.l. - n°10, 2024, 选自《光的实验》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展览“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由瓦莱丽亚·利伯曼(Valeria Liebermann)策划,利伯曼是鲁夫的妻子,她也讲述了本次展览的主线:“我试图展示他在过去40多年里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作品时间表。他所遇到的问题是他在摄影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鲁夫的主要关注点是摄影,但他试图表明摄影这个媒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作品,它有很多不同的主题。展览中既可以看到他刚从艺术学院毕业时的作品,从模拟图像(Analog Image)开始,模拟图像在摄影中一直是个话题,如肖像或建筑摄影等,用胶片拍摄。但后来他开始试图找到不同的话题。科学摄影、太空摄影、夜晚的摄影……还有卡西尼和火星的摄影,前者是在卡西尼卫星内的一台相机,拍摄土星的卫星图像,后者是来自火星的图像,这是由自主工作的相机从火星表面拍摄的。他试图找出数字图像的可能性,他也正在这样做。2000年前后,他开始使用数字图像,有时再次回到模拟摄影,然后又回到数字图像,他总是在摄影领域来回移动。这就是我策划这次展览的原因。”

展览现场“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展览现场“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展览现场“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丽水摄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已经第21年了,经历二十余载,丽水也从一个“摄影之乡”发展到一个颇受世界瞩目的“摄影之城”,从两年前的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到鲁夫,曾对中国摄影有着重要影响的国际摄影师不断被介绍过来,进行面对面交流。在谈到为何选择邀请鲁夫时,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25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培权表示这是丽水摄影节专家评审集体选择的结果。“鲁夫的国际影响力,在业界的地位以及他对摄影的探索,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意义。所以项目就落地了。”王培权说,“丽水摄影节将继续保持国际性、学术性、群众性与品牌性,未来更将融合当地文旅,提高学术水准和国际参与度。”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8日—2026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丽水摄影文化中心(丽水市括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