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独家刊发“毒”营养土系列调查报道,揭露电商热销“营养土”中铅、镉、锌、铬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受到网友关注。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2024年4月,来自孟加拉国、美国的农业研究团队发表一篇论文,系统揭示了全球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态势,强调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是目前全球食品安全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该论文基于多个知名专业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论文,深入分析铬、镉、铅、镍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土壤生态、农作物安全与人类健康构成的多重威胁,并为推进可持续农业实践和污染修复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研究同时指出,当前该领域仍存在明显的研究空白,尤其是针对不同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交互效应、作物遗传变异与耐受机制等方面,亟需更多关注与深入探索。
该论文题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影响和当前前景:土壤、植物和人类食物链》,发表于Cell Press旗下期刊Heliyon。
该团队以“重金属”“食物链”“农业土壤”“植物毒性”“土壤污染”等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了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Mendeley等多个专业数据库中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论文,并基于这些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构建出一套全面的“重金属污染-植物响应-健康风险”分析框架。

重金属的不同来源,如采矿、污水、塑料等。
1.重金属来源:人造污染源远超自然来源
重金属 (HMs )通常指原子量较高、密度大于5 g/cm³的金属元素。研究显示,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不仅导致土壤质量退化、肥力下降和农业减产,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与动物健康。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的数据,环境中最危险的金属是汞、铅、镉和砷。
与自然来源相比,农业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浓度因人类活动而增加,且影响更为显著,如例如冶炼和采矿、燃烧化石燃料、处理城市垃圾、施肥、使用农药和灌溉污水。其中,磷肥、生物肥料和石灰材料常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农药滥用则进一步加剧土壤与水体的污染负荷。
文中提到,农业固体废弃物(如生物固体和农家肥)的施用,也显著增加了镍、镉、锌等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其生物有效性高、降解缓慢,带来长期环境风险。
2.重金属从三个方面破坏土壤生态
重金属通过工农业活动进入土壤后,从微生物、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三个方面,严重破坏土壤生态。
从微生物角度,重金属抑制菌群生长与代谢活性,导致微生物数量与多样性下降,关键生化过程如有机质分解和氮循环受到严重干扰。例如铅、镉显著抑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土壤自我净化与养分转化能力。
重金属损害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破坏土壤结构,抑制土壤团聚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改变土壤质地;降低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能力;加速土壤侵蚀。如铬、镉和铅,会堵塞土壤孔隙,降低渗入土壤的水量,限制根系生长。
同时,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会改变土壤pH值;造成养分失衡;降解土壤有机质(SOM);影响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在土壤中会发生吸附和解吸过程,从而影响其迁移性和有效性,如铅和镉,对土壤颗粒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容易被强吸附,从而降低其对植物的生物有效性。
文中强调,这些因素将竞争抑制植物对必需元素的吸收,降解有机质,干扰氧化还原与吸附过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养分失衡,并增强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性与生物毒性。
3.重金属增加植物毒性
重金属污染会增加植物的毒性,并造成全方位危害:干扰植物生理机制,降低叶绿素的产生和光合效率;破坏酶系统功能,令植株生长迟缓;导致植物营养失衡,降低作物质量和产量。
更值得警惕的是,重金属可在作物可食用部分(如谷物、蔬菜和果实)中富集,不仅降低农产品营养价值,人类长期食用还可能导致器官损伤、重金属中毒和慢性健康问题等不良影响。
重金属还会诱发植物体内活性氧(ROS)爆发,破坏细胞膜、降解蛋白质与DNA,严重影响植物正常代谢与抗逆能力。某些重金属(如铅、镉)会竞争性抑制植物对钙、镁等必需元素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与生长受限。
此外,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微生物共生系统(如菌根真菌)也具有破坏效应,削弱植物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进一步降低其环境适应力和产量潜力。

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4.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文中称,长期食用受污染食物、接触高浓度重金属会导致重金属在人体肝脏、肾脏和骨骼中慢性沉积,进而引发肾脏、心血管、神经和骨骼疾病。
即使是微量重金属,也对人体产生很强的毒性。接触重金属会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主要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儿童的生理机能,例如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循环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人类、动物口服铅、砷、汞或镉,都会导致慢性或急性中毒。这种重金属中毒会导致呕吐、腹泻、恶心、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视力和听力受损、心脏和脑损伤、高血压以及其他症状。
此外,神经细胞功能、线粒体代谢活动(包括ATP合成等)和DNA结构,均可能受到内部和细胞毒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存在有害类金属和重金属,被人体吸收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