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举办。今年汽车展区吸引到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家企业参展,涵盖汽车工业、汽车文化及未来出行。
相较于前几届以电动化解决方案为主的布局,本届进博会上,整车企业以及供应链企业更多地将安全技术推到了聚光灯下。从本田汽车划出大幅展台专门演示各类安全技术场景,到NIRA Dynamics这类细分安全领域企业的首度参展;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警,汽车安全技术也已经成为进博会的一大亮点。
在丰田汽车的展台上,一句标语格外醒目:“安全不应是配置表上的参数,而是融入骨髓的造车理念。”
被动安全技术:从单点展示到体系化呈现
在被动安全方面,本届进博会上,车企们亮出的技术系统性地聚焦于车身结构的刚性升级与碰撞伤害的精准控制。
日本车企本田汽车不仅把切割开的白车身放到了展台“C位”,还带来了碰撞测试假人技术的详解。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本田从“共存安全”理念出发研制的ACE承载式车身构造,是一种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方冲击力的安全技术,实现双向车辆的安全保护。这款结构件采用68%高强度钢与25%航空航天级热成型钢(强度达 1500MPa),车身扭转刚性达到4万牛米/度。
另外,据介绍,作为纯电车型专属骨架,其针对电池包区域强化了周边框架刚性,通过三路径传力吸能结构减少碰撞挤压风险,目前已全系搭载于东风本田S7量产车型。
本田汽车展台
在另一日本汽车巨头丰田的展台上,铂智3X切割车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丰田方面强调,品牌对“安全安心”的坚守,始终是高于一切的核心准则。希望在进博会上不仅对技术进行展示,更展现出安全承诺。
展台工作人员表示,该款展车的车身中,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材料占比高达72%,尤其是其热成型一体式车身+362多通道传力结构,可在发生意外时保证乘员舱完整和侧面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抗冲击的车身可防止碰撞冲击导致的电芯变形以及后续的电池包起火风险。
丰田汽车展台
主动安全技术:依托算法与感知实现风险预判
汽车智能化的深入推进,正推动主动安全技术持续迭代。汽车在进博会上展出的主动安全技术突破,集中体现为“软件定义安全”与“多维度感知冗余”等方面。
瑞典企业NIRA Dynamics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胎压监测系统(TPI UX)和车轮松动监测系统(LWI)创新软件。
该企业称,其软件系统基于先进算法,无需加装额外硬件传感器,即可实现精准监测。该系统为驾驶员、车队运营商及汽车制造商等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在显著提升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整车制造成本与后续维护成本,为车辆的生命周期提供可靠保障。其车轮松动监测系统采用传感器融合技术和AI算法,实时监测车轮的异常状态,能在车轮出现松动风险时及时预警。
宝马展台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聚焦适配中国的道路安全,其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高阶智驾系统,搭载BMW驾控超级大脑,通过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与本土路况训练算法,可精准识别骑行者、违规横穿马路等中国道路高频场景。
大众集团的展示同样凸显本土化安全技术新增量。其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酷睿程,带来专为中国道路场景优化的高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其中AEB模块针对“鬼探头”等中国道路高频场景优化算法,通过百万公里级实测数据训练,预警响应速度较通用算法显著提升。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齐泽凯在进博会期间强调,大众汽车永远不会在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做出任何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