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控制了年龄、BMI、癌症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后,GLP-1药物的这种保护效应依然显著存在,且在肥胖患者中最为显著。
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可以立竿见影地控制血糖和体重,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的“减肥神药”。减肥对身体好处多多,然而最近一项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却揭示了这类药物更令人意外的功效——它们可能显著改善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该研究发表于《癌症调查》(Cancer Investigation)杂志上,作者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6800名肠癌患者的医疗记录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服用GLP-1药物的患者五年内死亡率仅为15.5%,而未服用者的死亡率高达37.1%。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超过一半。
包括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和替尔泊肽(Tirzepatide)在内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
巧妙地模仿了我们身体的一种天然机制。当我们进食后,肠道会释放一种名为GLP-1的激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时向大脑发出“已经饱了”的指令来控制食欲。天然的GLP-1在体内作用时间极短,而经过改造的GLP-1药物能模拟并极大地延长饱腹信号的作用时间,从而持续地帮助身体调节血糖、抑制食欲,最终达到减重的效果。
研究人员一开始假设,GLP-1药物对结肠癌生存率的影响可能仅仅来自体重减轻本身。然而即使在控制了年龄、BMI、癌症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后,GLP-1药物的这种保护效应依然显著存在,且在肥胖患者(BMI>35,相当于一个身高1米7的人体重超过101公斤)中最为显著。
该研究推测,GLP-1药物可能通过多个机制来对抗肠癌,首先是这类药物的抗炎作用。肥胖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而炎症被认为是癌症的"帮凶"。GLP-1受体激动剂能显著降低体内的炎症标志物,这可能有助于抑制癌症的进展。
其次,这类药物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通过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GLP-1药物可能间接地创造了一个对癌症不友好的代谢环境。
最后,GLP-1药物甚至可能具有直接抗肿瘤的作用。之前有实验研究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改变肿瘤微环境,使其变得对癌症转移更具抵抗力。
作者们也指出,这项研究仅仅观察到了一种关联,尽管对于一些因素进行了控制,但还不能确定GLP-1药物是否真正引起了生存率的改善,还是仅仅反映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或者是整体健康状况改善的结果。研究呼吁应当立即启动临床试验,以验证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真的能改善与肥胖相关的癌症(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预后。
参考文献:
Cuomo, R. E. The Influence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on Five-Year Mortality in Colon Cancer Patients. Cancer Investigation, 2025; 1 DOI: 10.1080/07357907.2025.258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