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搏关店步伐趋缓,它在上海开出一家专业跑步新店型

频道:文化 日期: 浏览:1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蕊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这个月,滔搏最新推出的跑步多品牌集合店ektos首店正式登陆上海。

新门店的开业,是滔搏在门店布局战略调整中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滔搏关闭了大量店铺。公司2024/25财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共运营5020家直营店铺,店铺总数同比减少了18.3%,毛销售面积减少12.4%,延续了过去四年关店近3000家的趋势。界面新闻注意到,大量店铺的关闭,集中在2024年9月之后。进入新的财年,这一趋势还在继续,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较上一季末减少1.3%,较去年同期减少12.3%。

不过,与行业整体趋向“大店化”的步调一致,滔搏在店铺数量收缩的同时,单店销售面积却逆势增长了7.2%。大店的运营模式不仅在于更丰富的商品品类,还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零售体验空间。此前,滔搏已携手品牌合作打造了adidas HALO概念店、adidas FUTURE OF STYLE概念店,JORDAN WORLD OF FLIGHT店,HOKA品牌零售店及KAILAS登山概念店等一系列特色零售空间。

这背后,是滔搏近年来持续的业绩压力。财报显示,2024/25财年,公司营业收入降至270.1亿元,同比下滑6.64%;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大幅缩水42.8%。

2024/25财年业绩概览/图片来源:滔搏运动官网

这样的业绩走势,与运动零售行业的整体低迷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其两大核心合作品牌——耐克与阿迪达斯在华表现的直接牵动。报告期内,这两大品牌的销售额占到总收入的86.3%,但较上年减少了约15亿元。

其中,耐克在中国市场的疲软被认为是主要压力来源。数据显示,在相近的财季内,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5%,品牌方面将原因归结为客流量显著下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库存清理压力。相比之下,阿迪达斯则展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其大中华区同期收入实现14.72%的同比增长。

不仅主力品牌承压,滔搏所运营的其他品牌矩阵同样面临挑战,包括彪马、匡威、斯凯奇等在内的十余个品牌销售额缩水约4亿元。可以看出,滔搏所面临的并非个别品牌的短期波动,而是整个行业所经历的结构性调整。

面对主力品牌增长放缓与行业整体环境的双重压力,滔搏正将更多目光投向细分垂直赛道,以期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滔搏持续拓展品牌合作边界,目前已与超过20个运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并将跑步与户外品类作为重点发力方向,这与当前中国运动消费市场日趋专业化、场景化的趋势相吻合。今年以来,滔搏先后获得北欧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专业跑步品牌soar、高性能跑步品牌Ciele Athletics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权,逐步强化在细分领域的品牌矩阵。

新落地的ektos跑步多品店,正是这一战略思路的实体呈现。门店汇集了norda、soar、Ciele等滔搏独家运营的品牌,同时引入CEP、Black Diamond等专业跑步运动装备。更依托长期积累的渠道资源,获得了adidas Evo2、HOKA Tecton X 2等热门跑步产品的授权。

并且,门店选址于多条热门跑步路线交汇处,自然而然地将店铺嵌入跑者的日常活动半径。店内不仅提供淋浴等服务于跑者的基础设施,并向当地跑团开放空间,试图构建一个传播跑步文化、联结爱好者的平台,而不仅是零售终端。其最终目的,正是为了更精准、深入地触达核心目标群体。

线上线下运营数据概览/图片来源:滔搏运动官网

在深耕垂直赛道的同时,拓展线上布局也成为滔搏应对行业挑战的另一重要路径。

2024/25财年内,滔搏直营线上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销售额已占整体直营收入的30%至40%中段水平,成为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平台表现方面,滔搏运营的小程序店铺约2300家,店铺直播账号突破500个,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私域社群数量超过10万个。在抖音平台,其销售表现位列运动户外榜单首位;私域小程序也登顶腾讯微信运动户外类热门排行榜。

在运动零售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滔搏作为国内颇具规模的运动零售运营商,其转型之路也展现出行业的探索方向。从依赖头部品牌到构建多元矩阵,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经营者正逐步摒弃旧有路径,转向更注重细分场景、深度服务和全域体验的新模式。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分化与个性化,深耕垂直领域、强化服务体验、重视线上渠道,已成为运动零售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