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司一级巡视员毕晓颖在演讲中表示,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毕晓颖指出,去年印发的新“国九条”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中国证监会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这是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同时,今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专门明确,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以说,目前已经形成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在政策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扩面、提质,彰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效。”毕晓颖进一步指出。
具体而言,一是披露率持续提高。今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
二是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从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情况看,99.3%的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对于各方普遍关注的气候信息,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三是可持续相关治理进一步夯实。企业逐步从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和管理延伸,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有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四是披露涉及的议题更加聚焦,实质性更强。五是可持续评级提升,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ESG评级的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
接下来,毕晓颖表示,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一是继续按照“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坚定不移逐步完善制度。下一步,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不断优化披露制度。
二是继续按照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坚定不移推动政策落地。目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强制披露,涉及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家数虽然不多,但市值已经占到全市场半数以上。
“对于尚未进行披露的强制披露范围公司,将督促交易所加强针对性指导,帮助企业做好首次披露。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我们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会在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毕晓颖称。
三是继续按照“行胜于言、言必求实”的实践导向,坚定不移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可持续披露的核心不是披露,而是高质量发展,只有做好可持续实践,才能做好可持续披露。
“去年以来,不少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相关工作进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虽然说的少,但做的很多,是可持续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毕晓颖指出。
毕晓颖进一步指出,将继续坚持实践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书写好可持续发展报告。一方面,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对企业加强培训,提供更多案例,帮助企业识别、披露可持续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机遇。另一方面,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